2010-12-29

李檬繪本書評 × 5 (完整版)








關 於 李 檬 繪 本 的 五 篇 書評

:毛毛蟲基金會董事長 -楊茂秀;本來出版文化發行人 -曾慧菁;藝術家-鱟裔敦倫;藝術家-安懷冰;書評家-林耀秋


清 靜 無 人 的 心 靈 地 圖 ---- 楊 茂 秀

認識畫家李檬好多年了,印象一直沒變:清爽、有時乾脆。
她是很純粹的藝術家,如今也開始用畫來說故事,真好。
要為她的繪本作介紹,有點興奮,更多怕怕。怕什麼?我問自己,答案是:因為她是怕怕的人,要能真的說出我中的感覺,先得體貼她人格中的境界──怕怕。
看李檬的繪本,讓我想起幾件事:

一.幾個月前,宋文里教授到台東毛毛蟲的圖畫作家參訪,看見牆上一幅畫,李檬的畫,眼睛一亮,問說:大人畫的或是小孩畫的?陪伴的人說:「大人畫的。」宋文里大聲讚道:「很厲害,很棒。」我心想,如果答案是:「小孩畫的。」不知道宋文里的接話會是什麼。當然我知道李檬不說謊,她只說故事。那畫也如此。

二.四十多年前,我還是哲學系的學生時,到宜蘭海邊去玩,撿回一大堆貝殼,攤開桌面,正觀賞,有同學來訪,說:「同樣的貝殼,撿那麼多」我心頭不悅說:「那是你不懂,認真細看,每一個貝殼都不一樣,都很特別。」他的回答,我至今記得明白:「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說,認真看,世界上沒有兩樣東西是完全一樣的。」可是許多東西,乍看不能辨識其間有差別,那就叫一樣。萊布尼茲為這種心理作用的根據命名為「不可辨識原理」。

三.一九五九年,蘇俄的政治領袖赫魯雪夫來美國參訪,到了愛荷華,見到地大物博,那是世界的糧食,到處是玉米田、麥田、大豆田,卻不見農人,他問:「農夫呢?」一九七六年,香港詩人何達在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,我們一起外出,他也說出同樣的話:「人呢?」

四.最近閱讀美國著名地理名家羅培之〈Barry Lopez〉的作品,他主張:大地有景觀,有地貌、地形,其中包含各種元素及其相互的關係,只有元素彷彿是事件的目錄,而其間的關係才是構成歷史的根本經緯;人心也有內在的景觀,有地貌、地形,那些元素有些是從小到大的經驗,有些是遺傳來的,但若只是經驗元素與遺傳的元素,就只不過是各個單獨的事件,是目錄,不能構成個人的歷史,更不構成群體的歷史,目錄不能鑑往知來,唯有歷史才能透過詮釋去了解過去,豐富現在並照見未來。而大地的外在景觀與人的內在景觀是相互交錯,不斷互動的。

以上四件事,因看李檬寄來的繪本,一起湧上心頭。不禁出聲三問:「人呢?」是第一問;「怎麼每一幅都差不多?」是第二問;「怎麼都那麼純美?是藝術家心中的投射嗎?」是第三問。

我稱李檬的這繪本為「清靜無人的心靈地圖」。其中的人,就是觀閱者本人。每一幅畫都是李檬心路歷程的一個片段,照鏡觀閱者心路歷程反思的一個符碼,一個提醒;每一幅畫都可以,也必須獨立。但是,它們的意義,只有真誠、認真,打破通常辨識判準的人,才能串接連絡成為方便欣賞的教養沃土;那麼純美,呈現出藝術家不捨設計卻力追自然。這是藝術家十分努力作畫,真誠邀請觀閱者自己說故事的首創。至少,在台灣,這是第一本。希望往後更多的專業畫家,開始走上這條路,為我們說故事,創作繪本。

這本繪本中的每一幅畫,掛在誰家牆上,那牆就都多了一片晴天:風很輕、雲很淡、天很高。
人呢?很自在。而且會情不自禁,揚著頭沉思……你想什麼我不知道,但我知道李檬是這樣想的:

我們往往覺得現在很重要的事
比起整個生命
不過是 一撮灰

所以 不管重不重要的事
都是灰
灰沉澱了就成泥
一團泥巴 就是生命的狀態
我畫的就是這團泥巴裡頭的
一些漂亮的灰
要靜靜看 要細細聞

尤其是小朋友
在他們還沒長大之前
照理應該很閒
而且耳聰目明
他們應該恢復這樣的本能
去吸納流動在生活中
漂亮的灰 好聞的灰
那樣會讓他們在長大後
沉澱成斑斕美麗的泥
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初 探 繪 本 與 繪 畫 的 交 融 ----- 曾 慧 菁

首先要感謝台中科元藝術中心的秀分姐提出了這樣的合作:把專業畫家李檬即將產出的新畫作”改編”成繪本形式,發行到書店去;或者應該不叫改編,而是李檬為她所想像、認為的繪本內容與手法,創作出一系列新的畫作出來,再集結成冊。

到底這本繪本<如果,有ㄧ天你長大了,你還會記得嗎?>只是把原畫作改編成另ㄧ種書本類型?還是繪本這種早就令人有既定想像內容的屬性,在主導著李檬繪畫時的方向與架構?

在台灣,專業畫家跨足繪本創作,李檬是第一個!所以不論以畫冊或繪本的編輯形式來看,都算是突破性的嚐試:
要如何純粹作畫不為故事結構安排,而左右畫的內容?
要如何構思繪本的主題性,且不失純繪畫所擁有的暢然極致感?

若是以畫冊來看,裡面結構著李檬對畫面的鋪陳與隨畫而吟詠的詩句;字與畫互為導引地,在沒有人的空間裡,在抽離人與事之後的畫裡,我們隨著緩慢的、似有若無的敘事節奏,進入寧謐之境,也步入回憶。安靜,仍是李檬的擅長,而這批畫作在聲音彷彿被抽離後的靜音中,間歇微微地發出ㄘ嚓聲;在ㄧ慣李檬式的迷濛當中,大地的能見度與明度稍稍提昇了,畫冊裡的圖像與字句向我們揭示:天亮了一點、雲藍了一點、溫度提了一點、空間不語,由它存在…

若是以繪本來說,這本書沒有一般繪本應該有的故事性內容,劇情也沒個起落,只用空間場域,在導引著人的視線與思維,而當人與事件又被抽離了之後,人的著眼點,到底又要放哪兒呢?這就好像在看一朵花,沒有名字的花,沒有要用來做什麼的花,只有淡淡的香味,而花就只是應時應地開了,也不為什麼…

腦中那暫時性的凝定,在你停止思考的時候,似乎才會悄然發生,而這正是我們現在所處的大環境中所欠缺的,急促、近利、過多的資訊、知識、人云亦云的慣性思維,總是讓我們不小心就錯過陽台的茉莉花開…

這本繪本,畫給小孩看,也給大人看,去靜靜地感覺徜徉在熟悉的空間中,會發生什麼?
當記憶開始湧進,喜怒呢? 哀樂呢?好像也早就褪去了它原有的情緒…霧來了,霧去了,時而清亮,時而灰茫…

很舒服,很怡人,宛若秋風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為 記 憶 的 填 色 — 我 被「濛」在 李 檬 的 繪 本 裡 ---- 鱟 裔 敦 倫

太平洋的風就是記憶的練習曲,迴盪在呼喚中的兒時影像,再慢慢攏聚成一組長短交錯的詩句,淡淡的蝕刻、緩緩的回顧…

霜露與歲月像是一種溫柔的肩負,而回憶正好可以淡淡的釋出一個營養不及補足的微笑。不在理性裡起作用、不在繪畫領域作一次邏輯的全面搜巡,只讓它在畫布上作一次夢的旅行,“心不在焉”才是主賓之間井然的秩序、“白日夢”才是記憶中一泓平靜清澈的水流…感動的人東西就是這樣,一次就讓人感動,沒有經過理論的補述也沒有經過理智自我催眠,至於畫面中海水的氣味與孤立的電線杆,只不過是李檬回家線索當中的一種癮…

【被薄霧打濕的記憶】

對我個人來說想看到李檬的作品,就會讓我想到季節交替的氣候、想到隱約行駛在雨中的街車、想到那種孤單、想到那種那種濕冷。但有時候又會讓我想到 追躡歷史的證人、想到迷途的落地窗、想到電影“霧中風景”…所有的人、事、物、時間都像是在移動、在旅行一般,可是遠行的記憶,愈是回顧卻愈是模糊…

讀李檬的畫恍如是一場光影的逆旅、一場夢。但她的夢不似米羅的夢,也不像達利的夢,她醞含有溯往的使命,也祈望風和日麗的到來,比較像活在自己幻想情境的真實裡。費里尼曾說:「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幻想情境裡,如果不了解這一點,沒有人能真正的捕捉到真實的世界。」所以我說李檬描繪的是時光載運的真實世界,只是她的記憶是被薄霧打濕的記憶。

【在她不清楚的清楚裡面,我窺見時間的秘密】

有時像一種不出乎預料的巧妙,我總會在她不清楚的清楚裡面,我窺見時間的秘密,甚或我覺得李檬的畫會讓權威的嘴唇上鎖,因為她的作品不是彰顯、不是宣告,只是一條時間的道路。也只在自成的技法裡默默陳述著一種自己的口感,無論你是感動不到位或者感覺不到位,都無法為李檬的畫下標…你只能像喝一杯隔夜的酒,攏聚著喉嚨裡的舒爽與疼痛…
在李檬這一次繪本與繪畫交界的展覽裡面,我的目光也再次的受到審查。我不斷的看到陽光精密的位移、看到了她的眼睛總是站在日光與月光的時間差。當光源改變就宛如一幅傍晚的結構,均勻的棲息在你翻動的微弱視覺,光色似乎是她這回作品的指標,但迷濛才是時間真正的秘密。

【為記憶的填色】

弗落伊德曾認為:「人在不眠的時候,首先遭到自己記憶力的捉弄。在正常的狀況下,記憶力只是微弱地向人複述夢中的情景,並且取消了夢境對現實的任何影響…」。懷著古墓派的幽雅,重疊著自己的體位,徘徊在自己土地的左右,對我來說李檬畫的仍是一場夢,這二十八張圖索引著我在清晰與迷濛的交界,但每一條路都是回家的顏色、每一支電線杆都是返鄉的路標…是夢境也罷,是記憶也罷,在不知不覺間現實與夢境已成了交換鑰匙的廊道。

年輪蔚成的蔭影擺盪著成長的謝色, 隨著妳我心頭的隱痛別身過去,他的旗幟就會悄悄的落在妳我記憶庫裡飄揚。兒時的印記宛若是個迷途的先知,攪動著我成長中謊言的詩句…是鐘聲也罷、是升旗台也罷…低飛的靈魂,就是我不說謊的願許,回憶也成了我們自己最誠實的故事。

有一位藝文界的朋友跟我說:「李檬的畫由朦朧變得清晰了、顏色也變明亮了,改變好大喔!」我淡淡的回答說:「李檬沒有改變,她只是為夢和記憶填上了顏色。」

【結語】

在古墓派的姑姑跟前,惶恐已成了我書寫最末的謎底。不過腦袋經過良好的調節之後,我打開《如果,有一天你長大了,你還會記得嗎?》彷彿可以在秋冬中向天空伸出了手臂,李檬的繪畫就是提供這樣的空間和想像,讓每一個人可以進入自己的故事,也可以想像自己的故事。如果有一天你的小孩問你:為什麼畫裡面都沒有人 ?請記得回答他:我們就是畫中的人物呀!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沒 有 雜 音 的 溫 暖 世 界 ---- 安 懷 冰

一件好的作品,之所以成其「好」,對我而言不需要有任何的理由。就像我們喜歡一朵百合或一株牡丹,單純是被美所吸引,並醉心於鮮花迷人的姿態本身。但在當代藝術領域,這般直心的審美,卻往往因為學院精英主義和商業功利主義的過度膨脹,進而邊緣化以致式微。學院存在的目的,在於傳授與生產知識,所謂知識的形構,幾乎都必須依賴文字理論的堆疊,才得以建立其神聖性與權威性。至於藝術的商業機制,包括畫廊與拍賣會等,同樣藉著艱深玄奧的評論的加持,包裝出藝術商品的獨特價值。也正是在這一套隱含著權力依存關係的遊戲規則底下,我們今天在市場或媒體上常常可以看到的「成功」的當代藝術作品,大都藉由別出心裁的圖像或符號的拼貼挪移,傳達出作者宏大精深、意有所指的觀念訴求。站在這樣的作品前,我們除了要具備一定程度的專業養成,甚至還要閱讀大量的創作自述,才有辦法進入其藝術的美學脈絡。可能,絕大多數的人認為藝術走入當代本來理應如此,不過這樣充滿因為而後所以的創作,通常不但無法令人感動,有時更令我感覺並不真實。

藝術之真實,在於直心觀之,然後直心而為。偉大的藝術,是創作者內心與外在世界毫無距離的純粹對應。八大山人畫魚,畫荷花,讀來有宇宙般浩瀚的氣魄,但他創作時不可能嘔心瀝血的想著要把宇宙表現出來,以個人生命之渺小,追求世界萬物之崇大,無異於刻舟求劍。所以唯一的可能,是八大作畫時沒有任何想法,心不落於任何一端,生命境界才得以全體顯現。

今年冬天,我到台中清水的科元藝術中心參觀畫家李檬的個展,慢慢看過整個展覽的二十八幅作品,即給與我一種好久不見的回歸直心的單純感動。她筆下的風景,絲毫不染市塵的喧囂,潔淨的光線與透明的色彩,貫穿每一幅室內或室外,從窗邊到郊野,從上學遲到的路上到無人的游泳池畔,所有場景都像是沒有雜音、卻有著一層淡淡的秋陽撫平的世界。

據李檬描述,她對追憶過往懷有特別的執著與迷戀,眼前的現實景致就算再怎麼美好,也無法激起她執筆寫生的欲望,唯有離別之後,她才會孜孜不倦的一筆一筆,以形色將她所感受到的真實在畫布上回填。這樣的想法乍聽之下,會讓人誤以為她極度的多愁善感。當然,她肯定具有細膩而敏銳的心思,但她在作畫時,相當節制的處理感情的流露,發乎情而止乎禮,優雅宜人而不具侵略性。

其實,這批油畫原是爲了她的繪本集《如果,有一天你長大了,你還會記得嗎?》所作,繪本裡她寫的文字,像是明朗的短歌,一句與一句之間,未必有清楚的邏輯,卻有情緒起伏的聯繫。她以連串疑問句的方式,述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度過的童年,還有孩提時那些不著邊際的美麗幻想。我最偏愛的其中一段:「每段時間的光線,它們總是靜靜地陪著你。還有一些地方一些事,你都還記得嗎?」看著李檬的繪本集,我不禁想起隨著年齡增長所逐漸逝去的天真爛漫,你我又還記得多少。而這一切,直接翻開書中李檬的繪畫與文字,比起讀我的受到學院侵蝕的書評文章,遠遠實際的多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氛 圍 裡 的 感 覺,以 及 各 人 獨 有 的 一 瞬 之 景---- 林 耀 秋

匆促而喧嘩的日常。人,如培根(Francis Bacon)畫作中拘扭痙攣的肖像,各種張力暴亂地於身體之中交錯穿梭。感覺因過度而反倒趨近於無。當下過曝,卻又立刻投射於未來(那些關於vision的陳腔濫調),所謂的過去在時間的軸線上似乎逐漸失去意義。回憶因失速而逐漸淡逝。這兩重堅密,令人無法喘息的困難,似乎是現代生活中的尋常。不耐卻無可奈何。

在李檬的《如果,有一天你長大了,你還會記得嗎?》這本繪本中,我們卻感受到了解放的可能,一絲絲的隙縫的誕生。如魔法般且具有靈氣,以問句做為邀請,重新招喚感覺的微小波動,進而重新開啟記憶的回溯之旅。

繪本裡,我們首先注意到的是大量的平塗,但絕非霍普(Edward Hopper)式的冷硬孤伶。在柔和色調與緩密筆觸二者的疊累之下,一個個靜謐且令人安心的空間被攤展開來。並且,在場景裡的各樣細節裡頭,濃密地鑲嵌著各種感覺的微粒,等待著讀者們去碰觸之:來自窗戶外的和煦陽光及其影子,巷弄內雨後還帶著濕潤之氣的泥地,充拂著室內的微風以及居住所產生的氣息,夜晚裡默默發出亮與熱的路燈,等等。視覺、觸覺、味覺的細膩度漸漸活躍了起來。另一方面,文字的安排亦頗具巧思。舒鬆而不具任何敘事急迫要求的短句群,如詩一般開敞而不受意義之緊束,反倒讓感覺的微粒能夠在文字裡自在地懸浮流動著,與讀者之間能以一種更為悠然不經心的方式交往。相遇,一顆顆感覺微粒嗶嗶啵啵地蹦開,不受故事的侷限,想像的自由權回到讀者方,似曾相似的引力開始作用了,所謂的回憶。

或許回憶,不一定來自於故事的重述,事件細節的極力描繪之中。另一種可能是,進入感覺的複合疊層之中,一絲一滴地拉抽出來結晶成粒子,成為啟動記憶的觸媒。在李檬低限的詞句與柔軟的圖像所交織出的,有的是於一般繪本少見的「反向」:試圖讓讀者重新回到自己身體的深處,感受力的原初,並誠懇地聆聽讀者的內心世界,過往的某個臉孔的輪廓,某個地方的痕跡,甚至單純是在某個時刻望見天色而產生的感動。一度遺忘已久,而今再次親近。

久違了,身體、自我,以及那些或許一點都不重要,卻微微發熱的小事情。

2010-12-15

活動:李檬繪本座談 & 畫展

(花蓮場)
2011.1.6
花蓮。凱風卡瑪兒童書店
與談人:李檬 vs 陳黎(詩人)








(台 東 場)

2010.12.18
台東誠品書店
與談人:李檬 vs 鱟裔敦倫(詩人) vs 曾慧菁(本來出版文化 發行人)





(台 北 場)
2010.11.20
毛毛蟲兒童哲學教育基金會
與談人:李檬 vs 楊茂秀 (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董事長)




(台 中 場)
2010.11.6
科元藝術中心
與談人:李檬 vs 鱟裔敦倫(詩人)